首页
数字能效
优能园区
优能制造
优能重化
优能商超
优能楼宇
优能小区
优能农业
能效优化
AI节能
建筑节能
工业节能
数字计量
水表
热量表
燃气表
其他
智行有嘉
节能减排
精准计量
企业新闻
产品前沿
关于我们
企业介绍
企业价值观
发展历程
企业愿景
成功案例
宣传视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同行招募
400-180-2568
2024工业节能市场展望
2024节能服务市场分析
冷却塔AI节能智控
行有嘉数字节能优势对比
绿色建筑申报评定解析
绿色工厂细解及评价指导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详解
照明节能的控制策略
有序用电背景下怎么实现用电豁免
近日,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发布致苏州工业园区企业的一封信,信中提到由于近期受到
电力
供应不足、用电需求旺盛等影响,电力供应出现较大缺口,连续启动有序用电给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困扰。但是文件中第四点重点突出了鼓励的导向性,提出对获评“绿色
工厂
”、“零碳工厂”、用能考核优秀等符合绿色发展方向的企业争取予以有序用电豁免。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序用电”、“用电豁免”、“绿色工厂”以及“零碳工厂”这几个热词又一次跳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据国家能源局消息称本轮计划有序用电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年中,在这个大背景和大前提下,苏州既然已经开始实行了,其他地方会不会相应跟进和同步实施呢,如果证实可行的话,国家会不会全国推广呢?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先不谈论这个机会到底存不存在,假设这个政策落地执行了,我们又是否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绿色工厂认证的条件以及实现吧。下表是我从绿色工厂评价中摘取的评价指标表。
首先一级指标共有七个分类,分别对应不同板块的内容。
一级指标中的“一般要求”以及“管理体系”这两个板块相信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相信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比较有难度的应该是“能源资源投入”、“产品”和“环境排放”吧。
首先我们来谈下能源资源投入这个指标,简而言之就是要求我们需要建立能源管理系统中心、组建厂区能源微网,再加上上面谈到的计量设备以及照明管理,就是要求我们在使用清洁能源的同时还能注重能源使用精细化和智能化。那么问题又来了,怎样才能搭建满足这样要求的管理系统呢?
行有嘉数字能效管理平台有效平衡了企业用能的动态需求,通过需求侧响应大大增加了能源使用的灵活性和经济性。平台的实时监控系统对电网的互联、负载和能源微网;水网的水压、滴漏以及水质监测有着巨大的作用,可以通过改善终端部门的数字化水平和连接性来实现。例如重点能耗设备可以在谷时就开始蓄能,通过对设备的实时监控实现用能分析,动态调整使用策略;另外可以建立小型电力蓄能设备设施系统,可根据周期适应电力系统条件和用户的需求,并根据配电电网限制、当地能源可得性以及用户偏好来优化充电过程。由此可见简单的储能也可提高用电灵活性,可应对短期突发事件。
其实企业在用能过程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办公和建筑能耗,建筑能耗在我国能源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已达35%,且持增长态势。大型公共建筑中空调系统耗能约占建筑总能耗的50~65%。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可以给建筑添加智能恒温器、设备和控件,这也是非常有用的需求侧响应工具。
再者要强调的是要建设光伏电站系统,对这一点相信大家最在意的还是投入成本与产出的问题。光伏建筑的缺点基本表现在政策不稳定、开发成本高、在已有建筑中应用的比例低等主要缺点上。主要原因是缺少更明确、范围更广的政策指引,产业链协同尚不成熟,整体规模较小。尤其是2019 年之后电站成本开始回升,在 2021 年组件价格高位的情况下,工商业分布式成本虽然已接近 2015 年水平。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用电肯定占了能耗使用的大头,再加上如今的用电资费成本提高,相信安装光伏发电系统还是能给企业带来一定收益的。 下表是整理的有关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一些数据。
光伏度电补贴标准
分布式光伏补贴后实际投资成本
部分地区分布式光伏补贴政策整理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产品”。这一点实现起来相对也是比较容易的,更大的困惑应该是在碳足迹这一点上。但其实这一点大家也不必过多忧虑,我为大家整理了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碳足迹核算平台,大家可以在平台上完成碳足迹记录。未来我们平台也将逐步融合和开放这项功能,方便大家使用。
碳足迹核算平台
最后要说的就是环境监测了,这个对于普通制造性企业来说问题也不大,但是对于一些加工印染以及重化工企业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这绝不会成为进行绿色工厂认证的卡点,因为很多环保设备以及环境监测设备在企业创立或者日常经营中大都已经完善补充好了,而我们平台也能够有效实现对环境检测设备的数据采集以及数据分析,帮助您和您的企业环保合规。
数字能效是以数字化建设为核心,基于云计算、数字孪生、能源区块链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的智能AI中台、知识中台、数据中台以及业务中台,能够有效推动能源使用智能化,相信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一定能和更多关注社会节约以及能源节约的人士一起,共同响应国家和主席号召,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普遍推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加快推动能源革命,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力争二零三零碳达峰,确保二零六零碳中和。